新北法拍公告,新北市法拍公告,新北法院法拍公告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新北法拍公告,新北市法拍公告,新北法院法拍公告.提供新北地方二拍三拍房子.找銀行法拍屋資訊公告-法院房屋拍賣公告-代標點交(透天、別墅、店面、公寓、套房、大樓、金拍、銀拍).買新北法務部國產署法拍拍賣,請指定新北法拍代標公司-www.法拍好丘.tw

第1頁275277最後頁
共2777筆/共278頁
台中房市!2023「上冷下溫」2024「6大方向」2024/01/06發佈

觀察近10年台中市人口變化,2013~2018年間每年的人口皆成長超過1.6萬人,而後兩年人口數增長量趨減,更於2021年出現首次負成長,流失7,297人;在經過兩年的沉澱期後,最新統計2023年台中全市總人口數來到2,845,909人,年增約3.15萬人,為史上最高!


▲面對政策與利率干擾(房地合一與實價登錄新制、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限貸令與升息),建商改採保守態度推案

▲面對政策與利率干擾(房地合一與實價登錄新制、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限貸令與升息),建商改採保守態度推案

進一步分析各行政區的人口變化,最新統計20023年人口數排名前三依序為北屯區(304,179人)、西屯區(235,441人)及大里區(212,511人)。近10年以來,人口增加仍集中於北屯區(48,201人)、南屯區(22,280人)與西屯區(19,956人) ,其中,北屯區又以廍子里(24,933人)居冠,其次為水景里(17,282人),軍功里(15,629人)排第三;反觀人口流失最多的為東勢區(4,485人)、北區(3,783人)與大甲區(3,163人)。



從人口結構變化來看,最新2023年統計數據依舊由30歲(不含)以下的人口數居冠,但與10年前相比減少約13.9萬人、衰退比例達13.6%,顯示出少子化的問題;另一方面,在60歲(含)以上的人口數則爆炸性成長63.9%,10年間增加近25.3萬人,反映高齡化危機。



另以台中各行政區家戶數表現來看,2023年家戶數排名前三依序為北屯區(120,351戶)、西屯區(94,971戶)及大里區(75,385戶)。近10年以來,家戶數成長仍集中於北屯區(30,662戶)、西屯區(16,395戶)與南屯區(14,936戶),其中,北屯區又以廍子里(10,929戶)居冠,其次為舊社里(7,419戶),水景里(6,333戶)排第三;反觀和平區(330戶)、中區(265人)及石岡區(40戶)在10年間的增長數量皆不足350戶,依舊不受市場青睞。



隨著社會變遷,逐漸轉為小家庭形式,更於多方因素影響下,諸如婆媳問題、多元成家、單親教養…等,單戶居住人口愈來愈少,台中近10年間的戶量呈逐年遞減,最新統計2023年11月台中戶量為2.69人,全市戶量最高為大安區(3.16人)、最低為中區(2.16人),熱門的三屯區(西屯、南屯及北屯)則介於2.48~2.53人間。


▲以台中各行政區家戶數表現來看,2023年家戶數排名前三依序為北屯區(120,351戶)、西屯區(94,971戶)及大里區(75,385戶)。

▲以台中各行政區家戶數表現來看,2023年家戶數排名前三依序為北屯區(120,351戶)、西屯區(94,971戶)及大里區(75,385戶)。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市場研究室陳孟筠協理表示,以人口總量及年齡層結構可發現,由於少子化、高齡化以及家庭組成人數的改變,亦會影響未來建商推案的產品定位,同時為能推出符合消費者購屋預算的產品,新案朝小坪數規劃方向明確,儼然成為小坪數買盤的最強助力,形成「小宅當道」!反觀大坪數產品在市場上的需求度則會降低。



統計台中近年預售市場推案狀況,推案戶數自2016年起呈逐年走升,與市場主流產品為「小坪數」(小宅)有關,走「坪數縮減、戶數增加」的推案模式;而最新2023年推案金額為4,825億元,較2022年增加323億元,推案戶數為21,995戶,較2022年大減3,404戶。



陳孟筠表示,面對政策與利率干擾(房地合一與實價登錄新制、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限貸令與升息),建商改採保守態度推案而致量減,量減卻出現價增則反映出高房價問題。



因疫情造成的供應鏈斷供問題雖已排解,但現階段不僅僅是住宅市場,包含商用、廠房類等各類型的建照及開工總樓地板面積仍處於高檔區,多數尚待營造廠承攬興建,惟缺工班施作造成發包不易,在搶工潮之下,進而推升營建成本,後續亦將面臨開徵碳費所衍生的成本轉嫁問題,未來趨勢走「低總價、高單價」。



進一步觀察建商主力推案區域,2023年推出戶數排名前五名的行政區依序為:北屯區(4,003戶)、西屯區(3,618戶)、南屯區(1,962戶)、太平區(1,883戶)以及烏日區(1,757戶);以推出金額來看,則以西屯區(1,304.3億)居冠,再來依序為北屯區(1,073.4億)、南屯區(567.9億)、太平區(312.3億)及南區(291億)。



另以成屋市場來看,2023年買賣登記棟數為47,693棟,較2022年減少3,002棟,年衰退5.9%;第一次登記棟數為24,246棟,較2022年略減105棟,微跌0.6%;陳孟筠說,受到貨幣緊縮政策及平均地權條例影響,房市量能雖受到抑制,但受惠於新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方案而提振不少買氣,後續市場回歸自住需求為主,整體而言2023年房市呈上冷下溫格局。


▲統計台中近年預售市場推案狀況,推案戶數自2016年起呈逐年走升,與市場主流產品為「小坪數」(小宅)有關

▲統計台中近年預售市場推案狀況,推案戶數自2016年起呈逐年走升,與市場主流產品為「小坪數」(小宅)有關

對於2024年市場展望,陳孟筠也指出6大方向,相關說明如下:

(1)商用及具可收益型市場增溫—避開房市寒冬及因應後續不動產市場走向,建商紛紛轉向可長期持有的可收益性資產及無銷售庫存的產業發展,目前建商有高度意願會保留自家的店面或商場作為自行開發經營之用,甚至有商用不動產的銷售率優於住宅不動產之情形,故未來可期商用及具可收益型市場會增溫。



(2)新屋與中古屋展開拉鋸戰,後期曝險機率增—在打房連續重拳之下,預售屋以「工程期輕鬆付款」來增加購屋誘因,而在政府推出「新青安貸款」政策後,也有不少人勇敢下手買房,造成市場買盤的拉鋸戰;值得一提的是,若下手前未經過審慎評估就因「前期利多」而進場買屋的人,當利多消退後,開始面臨龐大的還款壓力時,也易提升違約率。



(3)選擇性信用管制應進行滾動式檢討—隨著高房價時代來臨,過去對於「高價住宅」的定義已不合乎時宜,再加上目前限貸令政策易造成實務上的阻礙,例如:限期動工規定將讓規劃設計及開發時程受限,難以「慢工出細活」,反而不利於市容發展,推行政策不應與實務脫鉤,應適時進行滾動式檢討,方能妥善健全房市環境。



(4)未來房市熱區與建商面臨的考驗—北屯區推出的個案數仍居冠,後續各大建商將齊聚14期及水湳經貿園區推案;而在市場缺工問題未解之下,建商首重目標為力求「準時完工交屋」!



(5)危老案優勢與危機並存—危老優勢在於開發商資金取得容易(不在金管會限縮資金範圍內),然而劣勢普遍規模量體較小,不易工程發包,以致興建成本提高,而讓售價必須提高;此外,通常此類型的開發規模都較小,目前處於嚴重缺工潮,在利潤權衡之下,營造承包商傾向選擇大型工地,反而讓危老案面臨發包困難危機,危老建案出現舉步維艱情形。



(6)營造業新契機來臨,打擊投機但應扶持國家公共建設及企業投資計畫—疫情造成的物價上漲、材料供應及勞動人力問題致使公共工程發包幾乎停擺,只能不斷增加工程預算以求得廠商進場投標,台中巨蛋即為一例,然而現階段不動產政策的施行雖是打著「打擊投機」的口號,但實務上也易亂槍打鳥造成市場全趴的局面。



舉例來說,政府打房將營造業也列入建商開發之列而限縮資金,但疫情期間公共工程多次流標已積壓過多工程,再加上民間企業投資新建與住宅市場興建需求,讓營造業出現接單滿載情形,進入10年來最大的紅利期,市場上更是屢屢出現大型工程案找不到適合營造廠承攬的狀況。



考量工程發包會有不少預付款且金額不在少數,有鑑於此,為扶持營造業的擴張期,理應對營造業排除在銀行限縮資金範圍之外,方能讓公共工程順利推動、促進民間企業投資案以及減少爛尾樓的發生機率。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七都交易屋齡比一比!台北40年老屋占比近四成 新竹屋齡中位數16.4年最年輕2024/01/06發佈



台北買房房價不只高居全國之冠,買房屋齡中位數也最高。(攝影/鄭國強)



消費者購買房屋往往會考慮地點、環境、格局、屋況等條件,其中建築物屋齡也是多數消費者所關心的一項指標。永慶房產集團統計2023年七都實價登錄交易資訊,台北市屋齡中位數為35.5年,即有半數交易案件屋齡超過35.5年,是七都最老,而新竹縣市屋齡最年輕,僅16.4年。



七都最老!台北買房屋齡中位數35.5年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台北市是七都之中都市化程度最高的縣市,歷經長期發展,時至今日可供建築的大面積土地稀少,近年新建案多是採取都更、危老等方式辦理,但新增供給有限,因此屋齡30年以上建物比例居高不下,消費者購屋時可選擇的房子屋齡也偏高,今年交易案件中屋齡40年以上的占比高達37%,直逼四成。



除此之外,台北市的房價在七都中也是價格最高的縣市,在相同的預算之下,通常屋齡較高的物件也較有價格上的優勢,再加上通常屋齡偏高的房屋大都位於精華地段,因發展成熟,周邊生活機能完善,交通便捷,加上公設比相對較低,實際使用坪數實在,仍然相當受購屋族群青睞。



竹科需求+雙北人口外擴,桃竹新屋市場發展亮眼



七都中位數屋齡最年輕的則是新竹縣市16.4年,其次是桃園市18.8年,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中位數屋齡則集中落在24至26年之間。統計屋齡在15年內的交易占比,新竹縣市與桃園市二都有超過四成購屋者購買屋齡15年內的房屋,占比分別為46%與42%。



陳金萍表示,新竹縣市受惠於竹科大量就業人口帶動購屋需求,加上薪資水準較高,購屋客群年輕且購買力強,偏好購買較新的房子,「喜新厭舊」態度鮮明。至於桃園市,因近年來公共建設、重劃區開發等利多不斷,讓桃園市人口穩定成長,也吸引不少建商進駐推案,購屋選擇多元,吸引年輕族群目光,加上房價在北北桃生活圈中相對實惠,讓原本居住於雙北的民眾選擇南向購屋,首購族群需求強勁,偏好較新的房子,因此,成為15年以下住宅交易占比次高的都市。



園區效應+重劃區開發!南二都5年內新屋交易熱絡



若觀察屋齡5年內的交易占比,台南市與高雄市5年內新屋占比達27%,是七都新屋交易占比最高的縣市。陳金萍分析,因南部科學園區進駐產業多元,近年產業快速成長,也帶動台南房市交易熱絡,加上重劃區土地釋出吸引建商推案,新屋穩定供給,今年來也帶來一波新屋交屋潮,拉升5年內新屋占比,其中又以安南區新屋交易尤為熱絡。



而高雄則受惠於台積電進駐楠梓產業園區,加上橋頭園區開發,未來將可串聯台南園區、路竹園區、楠梓產業園區、亞灣創新園區形成產業聚落,發揮半導體產業鏈群聚經濟效益,產業效應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也推升購屋需求。過去建商推案積極,近兩年陸續交屋,也造就新屋市場交易熱絡。而從實價登錄交易資訊觀察,高雄今年5年內新屋交易主要以楠梓、橋頭、仁武為交易熱區。



此外,台南與高雄也是台灣南部發展最早的兩個縣市,傳統都會區域亦有眾多房市交易量,因此雖然南二都和桃竹地區於屋齡五年以下的交易比例均高,但是台南與高雄在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交易量,亦占三成以上。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農地當停車場 違規收租照樣能買賣?專家:只是免稅沒了2024/01/06發佈

▲農地違規使用,不影響未來買賣交易,但原本可節稅的優勢就沒了。(本報資料照)





這次總統大選,各黨候選人的土地、房屋問題紛紛擾擾,資深地政士提到,近期就有民眾詢問,印象中,農地沒有做農業使用,違規當停車場應該被管制,無法辦理所有權買賣移轉登記,為什麼還可以取得所有權登記?

民眾說,這和他小時候記得父親買賣農地,因為違規使用,必須恢復農業使用,才能辦理買賣過戶的兒時記憶不同。

正業地政士聯合事務所所長鄭文在說,有關於農地的使用管制,在民國89年初,農業發展條例修正,取消農地取得必須自耕農的身份,法令改成「管地不管人」,農業政策由「農業使用證明書」取代「自耕能力證明書」。

依照農業發展條例第37 條規定,作農業使用之農業用地移轉與自然人時,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也就是,農地買賣過戶,農地有核發「農用證明」,可以主張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如果違規行為就無法核發農用證明,所以「農用證明」用途只是主張要不要繳納土地增值稅的依據。

鄭文在說,因此農地違規做停車場使用,買賣時只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就可以辦理買賣所有權移轉登記,不會違規使用而無法辦理過戶的情事。

就目前的法令規定,農地農用並申請農用證明,僅做為減免土地增值稅、贈與稅、遺產稅及房地合一稅之用,至於違規使用上述稅賦的減免無法適用,但是依然可以辦理所有權的移轉登記,。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看完就絕望!六都「購屋VS薪資」對應能力表 台北人月薪21萬起…2024/01/06發佈
房價水漲船高,即使在房價最低的台南購屋,平均月還款金額也要2.2萬。(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價水漲船高,即使在房價最低的台南購屋,平均月還款金額也要2.2萬。(示意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房價居高不下,六都大樓鑑估值再創新高!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六都2023年大樓平均鑑估值,949~2905萬,若搭配目前最優惠的「新青安貸」方案,將貸款拉長至40年,即使是最便宜的台南949萬,每月也需要償還2.2萬房貸,想要將預算控制在2萬以下,恐怕只能挑選屋況較次,或者坪數較小的中古屋。



根據聯徵中心資料,六都2023年大樓平均鑑估值,台北市2,905萬、新北市1,625萬、台中市1,189萬、桃園市1,144萬、高雄市998萬、台南市759萬。



若搭配「新青安貸」方案,貸款8成、年限設定40年,推算出「每月須還款均額」,台北市7萬、新北市3.8萬、台中市2.8萬、桃園市2.7萬、高雄市2.3萬、台南市2.2萬。



以基本理財觀念,貸款不超過薪資1/3換算,想在六都買房,各縣市「每月應有薪資」為,台北市21萬、新北市11.4萬、台中市8.4萬、桃園市8.1萬、高雄市6.9萬、台南市6.6萬。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觀察六都均價,購屋族若選擇購買大樓,即使貸好貸滿,壓力仍相當大,以鑑估值最低的台南來說,月薪也需要6.6萬,如果是鑑估值最高台北就更恐怖了,必須要有21萬月薪才足以支撐。



事實上,國人經常性平均薪資,月薪僅約4.8萬,遠低於六都所有大樓房價鑑估值現況。除非有個富爸爸或富媽媽,否則恐怕只能轉向挑選相對便宜的老公寓,或者總價較低的小坪數規劃大樓,較有可能實現購屋夢。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即使南部購屋負擔相對北部輕鬆,但要思考的是,南部薪資也相較北部低,故想要依靠自己購屋仍不容易。



然而,現階段「新青安貸」已引爆一波購屋潮,其「寬限期5年」還息不還本,對於年輕人而言,很容易會有「買得起」的錯覺,又或者認定未來房價必定走揚,即使寬限期一到,只要出售也不會虧本的想法。



李家妮提醒,「新青安貸」的利息優惠補貼,預計僅至2026年7月31日止,並非補貼全部申貸年期,優惠期過後,利率將調回央行公告利率,負擔金額將可能調升;再者,無人可保證5年後房價漲跌,所以購屋前應謹慎評估自身還款能力,才能避免辛苦購買的房子,未來淪落法拍市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七都購屋屋齡大車拚 這一都屋齡最年輕2024/01/06發佈

購買房屋時,除了考慮地點、環境、屋況等條件,屋齡也是重要的一項指標。房仲業者統計2023年七都實價登錄交易資訊,發現台北市屋齡中位數為35.5年,相當於半數交易案件的屋齡超過35.5年,堪稱七都屋齡最老,反觀新竹縣市屋齡最年輕,僅16.4年。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七都中位數屋齡最年輕的是新竹縣市16.4年,其次是桃園市18.8年,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及高雄市中位數屋齡則集中落在24至26年之間,台北市屋齡最高、中位數35.5年。統計屋齡在15年內的交易占比,新竹縣市與桃園市二都有超過4成購屋者購買屋齡15年內的房屋,占比分別為46%與42%。


房仲業者統計2023年七都實價登錄交易資訊,台北市屋齡中位數為35.5年,堪稱七都屋齡最老,反觀新竹縣市屋齡最年輕,僅16.4年。永慶房屋提供

房仲業者統計2023年七都實價登錄交易資訊,台北市屋齡中位數為35.5年,堪稱七都屋齡最老,反觀新竹縣市屋齡最年輕,僅16.4年。永慶房屋提供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台北市是七都之中都市化程度最高的縣市,至今可供建築的大面積土地稀少,近年新建案多是採取都更、危老等方式辦理,但新增供給有限,使得屋齡30年以上建物比例居高不下,消費者購屋時可選擇的房子屋齡也偏高,今年交易案件中屋齡40年以上的占比高達37%,直逼4成。



陳金萍表示,新竹縣市受惠於竹科大量就業人口帶動購屋需求,加上薪資水準較高,購屋客群年輕且購買力強,偏好購買較新的房子,「喜新厭舊」態度鮮明。桃園市因近年來公共建設、重劃區開發等利多不斷,人口穩定成長,也吸引不少建商進駐推案,價格相較雙北相對實惠,吸引不少民眾選擇南向購屋,首購族群需求強勁,偏好較新成屋,成為15年以下住宅交易占比次高的都市。



若觀察屋齡5年內的交易占比,台南市與高雄市5年內新屋占比達27%,是七都新屋交易占比最高的縣市。陳金萍分析,因南部科學園區進駐產業多元,近年產業快速成長,帶動房市交易熱絡,加上重劃區土地釋出吸引建商推案,新屋穩定供給,帶來一波新屋交屋潮,拉升5年內新屋占比,其中又以安南區新屋交易尤為熱絡。



而高雄市受惠於台積電進駐楠梓產業園區,加上橋頭園區開發,未來將可串聯其他園區形成產業聚落,產業效應增加大量就業機會,也推升購屋需求。過去建商推案積極,近兩年陸續交屋,從實價登錄交易資訊觀察,高雄今年5年內新屋交易主要以楠梓、橋頭、仁武為交易熱區。



此外,台南與高雄也是南部發展最早的地區,傳統都會區域也有眾多房市交易量,雖然南二都和桃竹地區屋齡5年以下的交易比例均高,但是南二都在屋齡30年以上的房屋交易量,也占比3成以上。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常勝軍受挫!桃園買氣不如前 台南逆勢走揚2024/01/06發佈

2023年房市開低走高,六都12月合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6%,不過全年度交易不理想,住商機構依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之資料,統計六都家戶購屋比,2023年與2022年相比僅台南市走揚,桃園市家戶購屋比在2022年高達5.0%,代表每100戶有5戶買房,去年跌至4.5%,買氣甚至低於疫情爆發前。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雖然第四季房市因青安貸政策催動,交易逐月回溫,但去年上半年房市因多重打房政策及升息衝擊,交易量陷入低谷,因此多數區域全年度買氣下挫。



綜觀六都家戶購屋比,去年(2023)桃園市跟台中市都4.5%,同位六都之首,台北市家戶購屋比2.5%、新北市3.6%、台南市3.4%、高雄市3.2%,台北、新北、桃園、高雄等四都,買氣不但低於前年(2022),甚至比疫情前(2019)還低,唯一正成長的是台南市,台南前年買氣走跌,壓低基期,去年台南市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正成長8.1%,買氣正成長。



▼六都家戶購屋比。(示意圖/住商機構提供)



郎美囡分析,台南市先前因南科話題締造房市佳績,前幾年新案銷售創佳績,去年永康區、北區、歸仁區迎來交屋潮,挹注移轉量,除此之外,自用買方撐場,地段、機能佳的房屋成交穩定,買方看好南科產業帶動效果,若價格有讓利空間成交機會高;而桃園市一直以來房價比雙北親民,機場捷運沿線各站創造通勤購屋量,但近幾年房價逐漸攀高,雙北買方回頭找新北低價區,買氣下滑,不過桃園市公司、廠辦越來越多,增加許多工作機會,有穩定的在地買盤,因此家戶購屋比在六都中依然居冠。



市場回溫 價格硬氣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土地、營建成本高,新案價格沒有因平均地權條例新法下修,加上這次總統大選候選人不再聚焦打房,房價依然堅挺,觀望已久的買方陸續進場,去年末房市小陽春,略為扳回頹勢,預期今年能延續熱度。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北市去年12月房市交易移轉棟數減3.5% 「這三區」下滑最多2024/01/06發佈




新北市去年12月房市交易移轉棟數減3.5% 「這三區」下滑最多

文/蔣巧薇



新北市地政局日前公告2023年12月房市交易買賣移轉棟數,約有5,828棟,較2023年11月減少214棟,跌幅3.5%;另以交易案件量來看,新北市2023年12月交易件數為6,004件,較2023年11月減少232件;減少幅度3.7%。



分析各區交易移轉棟數變化,以五股區、板橋區、泰山區減少較多,其中五股相較2023年11月減少231棟、月減約61%,板橋減少155棟、月減約25%,泰山減少117棟、月減約60%。地政局表示,與新成屋及中古屋移轉棟數均減少有關。



相較2023年11月增加最多棟數的區域分別為林口區、淡水區、汐止區及永和區。林口區增加150棟、月增59%,淡水區增加83棟、月增8.6%,汐止區增加82棟、月增約25%,永和區增加82棟、月增48%。



至於買賣移轉件數的部分,同樣以五股區、板橋區、泰山區、中和區減少較多;五股區相較2023年11月減少226件、減幅約59%,板橋區月減146件、減幅約23%,泰山區月減119件、減幅約58%,中和區月減109件、減幅約22%。



增加件數最多的則為林口區、淡水區、三重區。林口區月增143件、增幅約54%,淡水月增124件、增幅約15%,三重月增80件、增幅約20%。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桃園家戶購屋比買氣大不如前,台南逆勢走揚2024/01/06發佈

2023年房市開低走高,六都12月合計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6%,不過全年度交易不理想,住商機構依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之資料,統計六都家戶購屋比,2023年與2022年相比僅台南市走揚,桃園市家戶購屋比在2022年高達5.0%,代表每100戶有5戶買房,2023年跌至4.5%,買氣甚至低於疫情爆發前。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雖然第四季房市因青安貸政策催動,交易逐月回溫,但2023年上半年房市因多重打房政策及升息衝擊,交易量陷入低谷,因此多數區域全年度買氣下挫。


▲統計六都家戶購屋比,2023年與2022年相比僅台南市走揚

▲統計六都家戶購屋比,2023年與2022年相比僅台南市走揚

新案賣得好,台南市一枝獨秀



綜觀六都家戶購屋比,去年(2023)桃園市跟台中市都4.5%,同位六都之首,台北市家戶購屋比2.5%、新北市3.6%、台南市3.4%、高雄市3.2%,台北、新北、桃園、高雄等四都,買氣不但低於前年(2022),甚至比疫情前(2019)還低,唯一正成長的是台南市,台南前年買氣走跌,壓低基期,2023年台南市全年買賣移轉棟數正成長8.1%,買氣正成長。



郎美囡分析,台南市先前因南科話題締造房市佳績,前幾年新案銷售創佳績,2023年永康區、北區、歸仁區迎來交屋潮,挹注移轉量,除此之外,自用買方撐場,地段、機能佳的房屋成交穩定,買方看好南科產業帶動效果,若價格有讓利空間成交機會高;而桃園市一直以來房價比雙北親民,機場捷運沿線各站創造通勤購屋量,但近幾年房價逐漸攀高,雙北買方回頭找新北低價區,買氣下滑,不過桃園市公司、廠辦越來越多,增加許多工作機會,有穩定的在地買盤,因此家戶購屋比在六都中依然居冠。



市場回溫,價格硬氣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土地、營建成本高,新案價格沒有因平均地權條例新法下修,加上這次總統大選候選人不再聚焦打房,房價依然堅挺,觀望已久的買方陸續進場,2023年末房市小陽春,略為扳回頹勢,預期2024年能延續熱度。


▲六都家戶購屋比<br/>

▲六都家戶購屋比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戴德梁行: 2023年商用不動產充滿驚奇 工業土地不再制霸2024/01/06發佈


戴德梁行: 2023年商用不動產充滿驚奇 工業土地不再制霸

文/蔣巧薇



戴德梁行昨(3)日前發表2023年度不動產市場交易統計及2024年度展望。投資市場方面,2023年第四季交易金額482億元,較上季大幅上升206%,戴德梁行認為2024年本土企業購置或升級總部的投資買盤將挑大樑。至於土地市場,2023年全年土地交易量大幅縮減,戴德梁行預估2024年自用購屋買盤相對穩固,土地交易量可望超越2023年。



三大交易加持投資市場 企業總部買盤挑大樑



戴德梁行指出,2023年第四季投資熱度超出預期,主因與獲大額交易加持有關,前三大交易分別為基泰建設以125億元售出基泰忠孝大樓、鴻海集團以75.5億元購入中工雲宇宙AI園區廠辦大樓及統一集團以49億元買入統一國際大樓商場部分持分,三宗交易合計達250億元,佔全季交易金額過半。



回顧2023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變化,戴德梁行認為符合預期也充滿驚奇。符合預期的是受全球升息影響,交易熱度萎縮,壽險投資幾乎退場,全年結算交易金額大於1億元的交易共119筆,較前一年度減少19筆,並創近三年新低。



驚奇的部分為新光一號REITs全年結算交易總額約1,300億元,甚至略超越2022年水準。其中全年投資市場重要支柱為辦公及廠辦大樓交易,全年交易金額合計逾770億元,是戴德梁行指出,本土企業以自用為目的,購置總部或研發中心為重要買盤,填補壽險所讓出的缺額。



展望2024年,戴德梁行表示,投資市場動能依靠二股力量支撐。首先,在升息循環終止前,本土企業購置或升級企業總部的投資需求仍將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若全球利率政策如預期般進入降息循環,則停滯已久的壽險資金也將逐步重回市場,成為另一股重要力量。



工業土地成本暴增 千億交易量創次低紀錄



至於土地市場,2023全年土地交易量1,129億元,是繼2016年實施房地合一稅以來的次低記錄,相較於2022年量縮高達新台幣589億元。



戴德梁行表示,2023年初延續2022年央行按季升息的趨勢,且受國際政經局勢不穩、原物料及工資雙漲等影響,導致2023年上半年合計的土地交易量低於過去五年的單季平均交易量。



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2019年至2021年度的工業土地交易量皆超過500億元,2022年度更高達895億,但2023全年工業土地交易量則緊縮至新台幣275億元。



楊長達分析工業土地交易大幅衰退與近五年全台工業土地漲幅驚人有關,就製造業而言,工料雙漲侵蝕獲利,工業土地飆漲已到了製造業購置生產用地的成本極限。



戴德梁行進一步指出,修法後的《平均地權條例》、房地合一稅、囤房稅等一系列房地政策有效阻斷投機及削弱投資目的的房地交易行為,房市交易回歸自用需求的基本面,是促使建商儲地備用轉趨保守的主因。



2024年房市自用買盤相對穩固



關於住宅交易量,戴德梁行指出,受惠於青年安心成家貸款精進方案自2023年8月起上路,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明顯從9月急起直追,預估全年度仍可望守住30萬棟大關。展望2024年,戴德梁行認為,自用目的購屋的基本盤仍相對穩固,對於土地市場仍有激勵作用,儘管房地政策短期間無鬆綁跡象,預估2024年度土地交易量仍有超越2023年的動能。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史上最大開工潮!四年來房屋開工量破54萬棟2024/01/06發佈

史上最大開工潮!據最新公布開工資料顯示,去年前11月住宅開工數量為12萬戶,推出全年有機會站上13萬戶,雖然較2022年的14.6萬戶衰退,不過連續4年每年13萬戶以上的開工量,已經創下2009年統計以來的最大開工潮,累計四年來開工破54萬棟之多!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房市需求暢旺、雙北以外區域崛起住宅需求增加,住宅型態由透天轉為電梯大樓有關。



 


史上最大開工潮!四年來房屋開工量破54萬棟。資料照片:中央社

史上最大開工潮!四年來房屋開工量破54萬棟。資料照片:中央社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開工潮與雙北外都會區崛起有很大關係,這些地方基期較低,加上市場需求被點火,外來工作機會增加,又有許多重劃區可以開發推案,加上雙北外的居住型態也從三代同堂的透天,變成有管理的大樓型產品,都帶動需求增加,開發商在這些區域推案順利銷售,更有信心買地推案,因此過去新北市推案最多,但近年台中市已經超越新北成為開工量最大的區域。



統計顯示,這波開工潮的高峰落在2022年,住宅開工14.6萬戶,2023年前11月住宅開工12萬戶,推估全年約13萬戶,有機會挑戰連續4年住宅開工量都在13萬戶以上,而2009~2019年平均每年住宅開工數量是8.3萬戶,由此可見這波量能的確十分強勁。



以區域來看,2023年前11月住宅開工數量最高的是台中市,共達2.7萬戶,其次則是新北市的2.2萬戶,桃園市的1.7萬戶,台南市則是超越台北市,開工數量達1.2萬戶,高雄市則是開工達1.3萬戶。



曾敬德指出,過去幾年開工大量,當時候房市景氣暢旺,加上自用需求穩健,銷售狀況穩定,不過有些科學業投資題材的區域,可能投資的比例就會稍高一些,另外平均地權條例上路也改變預售生態,新制上路後的自用當道,投資都轉向長期置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275277最後頁
共2777筆/共278頁
聯絡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31號11樓 (瑞星名廈/BMW汽車對面)│法拍代標專業推薦 法拍好丘
電話:專線:0906-901-097 / LINE:0906901097
專線:0906-901-097 / LINE:0906901097客服電話
傳真:★法拍代標最專業推薦 法拍好丘★
網站QR Code
http://www.法拍好丘.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法拍好丘.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125,597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新北法拍公告,新北市法拍公告,新北法院法拍公告-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